内容简介:卷首语
2001年,迈入新世纪第一年的香港,在风雨中,努力扬起风帆,掌舵前行。
这一年,香港经济乍暖复寒。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后,2000年,香港经
济增长达到10.5%;失业率稳步回落至4.5%;在亚洲区内,足中国大陆以外吸引外资
最多的地方,高达231亿美元;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及办事处亦新增500
家。然而,香港正随着资讯科技急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步入第三次经济转型阶段,复
苏的迹象很快就由于过去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受到因美国经济逆转的拖累而每况
愈下的外围环境的影响荡然无存,“9-11”恐怖袭击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以致2001年
香港生产总值的实际增艮大幅减至0.1%,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在第三季就飙升到
5.3%,第四季再升至6.1%。香港再度面临严峻考验。
这一年,与低迷的全球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依然持续高速增长。香
港在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世界的同时,也更多地投向了祖国内地。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战
略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向香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为香港展现了历史性的发
展机遇。从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共拓区域合作,到特区政府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派
出高层代表团浩浩荡荡地开赴内地,香港与祖国息息相关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曾经并仍然受惠于香港贡献的中国内地经济,反过来为香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并成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强大后盾。中央政府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处境,一方面信守
承诺、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另一方面从政
策等诸多方面大力帮助香港脱困。从“2001《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召开期问,国家主席
JZM访港,到彻底取消“香港游”配额,无不显示中央对香港的重视、支持和对香港
未来的信心。举一个与内地直接相关的数据为例,2001年内地游客数量的增加,不仅
抵消了欧美游客数量锐减的影响,还很大程度上促使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实
现了全年总收益5%的增长。
2001年的7月13日,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日子。在
每一份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所付出的真情和努力中,香港都在与祖国心心
相连。当捷报传来,香港同胞为祖国而沸腾,为民族而自豪。
2001年,更是彰显香港精神的一年。香港是亚太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贸
易、航运、信息和服务的枢纽,尤其是拥有敏锐的商业触觉、先进的基础设施、灵活的
金融系统、严谨的法律制度、自由开放的政策、廉洁有效的公务员队伍、简单的低税
制、人才荟萃以及高度国际化等有利条件。香港深知自己的这些优势,致力于将其巩
固并发展。重要的足,冲破困境,不仅需要以香港优势为基础,更需要以香港精神为
动力。从香港供水150周年及香港邮政160周年的百年风雨,再到“香港故事”追溯
香港历史的千年沧桑,特区政府引领港人去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坚定信念,勇于发扬
精神,并推出崭新的香港品牌——“飞龙”标志,向世界宣传推广自强不息、勇猛进取、
灵活应变、刻苦耐劳、永不言败、开放创新等等这些香港人的最大财富。当港人在九
运会上为小将何兆麟和老将黄金宝喝彩时,岂仅仅是为了两枚金牌?借用行政长官
董建华在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的结语:“面对经济困难,最可依靠的力量,就是香港
人自己。过去每遇到逆境,香港人可贵的品质就会浮现:每个人都沉着气,事事多拼
一回,处处多走一步,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打破条件限制,创造奇迹。”
事过境迁,香港迎来了回归十周年的庆典。回头审视2001年,当时曾有人将香
港形容为“一个穷途末路的城市”,其实立足香港优势、秉持香港精神、背靠祖国又面
向世界的香港,大力投资教育,构建知识型、学习型及科技型社会;推进大规模基础
设施建设,为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资源;根据经济转型的需要,继续改善营商环
境,加强软件支持;致力环保,优化生活品质……凡此种种,怎可谓不是蓄势待发!
编纂人员:陶存
出版单位:山东人民出版社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QQ:2069572989,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