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序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隆起,横贯东西2500余千米,草原和荒漠,茫
茫苍苍,雪峰高耸,冰川纵横,巍峨神奇。从远古开始,昆仑山就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
向往的圣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中国古老的地理著
作《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对它都不止一次地提到,其中记述大多与一些神话
传说联系在一起。汉代以降,许多边塞诗吟咏的内容均涉及这一区域,然而直到近代,
国内外的一些探险考察队进入这一地区,这一地区地理、生物的概貌才逐渐被揭开。
刘慎谔是第一个到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考察的中国植物学家。他于1932年(民国
二十一年)初,由叶城入昆仑山区,在西藏西北部考察,8月抵克什米尔的列城,采集
标本2500余号(《刘慎谔文集》,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此后,随着20世纪50年代
的新疆考察,1973年开始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中国植物学者才对这一地区的植物进
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和采集。1975年我由格尔木出发,经西大滩,翻过海拔4700余米的
昆仑山山口,在五道梁、风火山、沱沱河地区进行了路线考察,亲身感受到在这一地区
考察的艰辛。这里植物种类虽然较少,但有其特殊性。植物区系中许多中亚高山成分和
旱生成分,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邻近国家,以及兴都库什山、帕米尔高
原的植物区系都有联系,而与我国其他区域的植物有很大不同。
我很高兴看到《昆仑植物志》由诸多同行编著完成并即将出版。这部著作凝集了中
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植物分类的同行们的心血,是他们在工作条件
和生活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继完成《青海植物志》之后又一部同心协力完成的力
作,难能可贵。《昆仑植物志》的出版,必将促进对这一地区植物的更深入研究,也将
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中国植物志》已出版了,但《中国植物志》并不能完全替代地方植物志,尤其是
一些边远和自然环境特殊地区的植物志。地方植物志针对植物的地区信息,如植物形态
上有无变异、有何特殊用途,以及分布地点等的记载更为详尽。这些内容可补全国植物
志的不足,也更便于应用。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四)概括描绘了当地的风光,展现了保卫边疆的决心。
如今,时代不同了,但保卫和建设国家的精神是永远的。
是为序。
[此处为图片略过]
九十四岁衰翁
2010年3月8日于昆明
编纂人员:吴玉虎
出版单位:重庆出版社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QQ:2069572989,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