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序
崐萁主政花蓮縣政以來,堅持以藝術立縣的中心理想,
擘劃文化施政方針。本縣山明水秀,族群多元,文風鼎盛,我
們有氣勢磅礴的太魯閣峽谷與壯闊蔚藍的太平洋及秀麗綿延
的縱谷,原住民族群、客家、閩南、大陸各省等族群,及近年
加入的外籍新住民,族群彼此融合,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安居
樂業。
作為花蓮子弟,崐萁深切體會花蓮雖然地處臺灣東隅,
許多限制來自於大自然的區隔,但鄉親憑藉著堅毅的意志,把
困境化為進步的原動力,人文的種籽在這裡萌芽,真美善的幸
福在這裡獲得實踐。
┌「文化就是生活」,文化源於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
是一切文化滋長的泉源。這次出版五本「在地寫作」叢書,包
括《鯉魚潭自然誌》,《甘蔗的名字》,《路·Lalan》、《大
地之上》以及《地圖繪製學》,以花蓮的自然、地理、產業與
人文為題,豐富了在地文學創作的內涵。崐萁衷心希望未來更
多藝文人士加入藝文創作的行列,共同為花蓮人文藝術的深耕
投注心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祥和,使我們的心靈更為豐富,
落實本縣「陕樂、希望、新花蓮」的施政目標。
花蓮縣縣長 傅崐萁 謹誌
局長序
花蓮縣文化局長年鼓勵與花蓮人文地景有關的藝文創作,
於101年申請文化部(前身為文化建設委員會)「作家在地寫
作計畫」,以「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為計畫名稱,邀請五位
創作者參與,提出完整可行的計畫書,終獲得文化部評審委員
一致認同,獲得全國最高的補助額度,並於同年十月起執行。
「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邀請黃憲作、赫恪、阿道·巴
辣夫、廖律清及王威智等五位作者,分別就自然、產業、族群、
海洋與地誌五個層面,撰寫花蓮的不同面向,形式包括散文、
劇本、論述,內容與形式皆稱多元。計畫執行期間,本局商請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李進益、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吳冠宏及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助理教授黃淑貞等三位學者
擔任審查委員,既向作者提出懇切的建議,也為本計畫的執行
成果把關。
正當本計畫順利展開時,作者之一的廖律清小姐不幸辭
世,她以女性角度觀看花蓮的作品《我的花蓮·我的海》成為
未竟之書,本局為此感到十分不捨與惋惜。為使計畫順利執
行,我們邀請花蓮在地知名作者邱上林先生以獨到的「從空中
看花蓮寫花蓮」為題進行寫作。於是「五種觀看花蓮的方式」
最終的成果是以下五本書籍:
黃憲作以鯉魚潭的自然萬象為主題的《鯉魚潭自然誌》:
赫恪的《甘蔗的名字》則以光復鄉大富村為敘述中心,放眼古
今且及於花蓮、臺灣乃至全球的蔗糖產業故事:阿美族舞者阿
道·巴辣夫以劇本形式把族群故事寫成《路·Lalan》:邱上
林飛在《大地之上》卻對人間投注以無限的柔情:王威智則著
眼於史地,虛實交構了《地圖繪製學》。
文化紮根需要長時間的耕耘,應以宏觀長遠的眼光持續
執行,我們樂見「101年花蓮縣作家在地寫作計畫一一五種觀
看花蓮的方式」五種作品順利付梓。值此之際,淑美感謝審查
委員和所有參與人員的付出,也對五位作者表達敬意與謝意。
希望未來有更多朋友投身創作,豐富花蓮的藝文厚度與深度,
以書籍連結在地生活,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每一個面向。
花蓮縣文化局局長 陳淑美 謹誌
编纂人员:黄憲作
出版单位:花莲县文化局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QQ:2069572989,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