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凡例
一、指导思想。本志以MLZY、MZD思想、DXP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ZY和历史唯物ZY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照国务院《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坚持求
实存真,经世致用,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记述汶川特大地震涪城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恢
复重建情况。
二、结构设置。全志按篇、章、节设置,节下设四层,依次分别用一、二、三……, (一)、
(二)、 (三)……,1.2.3.……, (1)、 (2)、 (3)……区分。
三、时限范围。本志记述时限原则上为2008年5月1 2日至2011年9月30日。其中: 《灾
情》、 《抢险救灾》、 《医疗防疫》、 《赈灾》各篇记述时限为2008年5月12日至2009年5月12
日; 《概述》、 《大事记》、 《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附录》各篇记述时限为2008年5月12
日至2010年1 2月3 1日; 《灾后重建》记述时限为2008年5月12日至201 1年9月30日。
四、地域范围。依据绵阳市涪城区行政区划及市政府划定的涪城区本级与辖区内各园区行政
管辖权,本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为断限期内区本级及所属城郊、石洞2个乡,石塘、青义、丰谷、
龙门、新皂、磨家、河边、吴家、金峰、杨家、关帝、玉皇12个镇,城厢、城北、工区、朝阳、
南山5个街道办事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所属塘汛镇、城南街道办事处。如无明确说明,均不
含设置于涪城行政辖区内的绵阳高新区及所属永兴镇、高新区街道办事处,绵阳科教创业园区及
所属创业园区街道办事处。
五、体裁。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特别重要的文件、资
料以文存收录。
六、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收录标准。本志主要收录获得区委、区政府及以上表彰的抗震救灾
先进人物,获得市级部门及以上表彰的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采用传、录、表等体裁,以表为主。
七、资料来源。本志资料主要来源于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部分资料来
源于社会调查,文内资料(含图片)一般不注明资料来源。
八、专用词语。人名一般直书其名,必要时,冠以职务、职称或身份。单位、团体、机构名
称按事件发生时的通用简称记写,其中:如未作特别说明,本志中简称的“区”即指“绵阳市涪
城区”, “市”即指“绵阳市”, “省”即指“四川省”; “区委”即指“中共绵阳市涪城区委”,
“市委”即指“中共绵阳市委”, “省委”即指“中共四川省委”。为避免繁琐,同级单位较多排
列时除排首位单位的冠以“省、市、区”外,其后则略去“省、市、区”字样。
九、行文规范。本志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述而不论。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
畅。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数据、计量单位的使用和引文注释的符号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统计数据的使用。以国家统计部门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统计的,采用业务主
管部门和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提供的数据。其中:灾后重建部分,因截止到本志下限,
部分重建项目尚未完工或进行竣工决算,故使用预算数据,最终以竣工决算为准。
编纂人员:王美
编纂单位:《汶川特大地震涪城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内容时限:2008-2011
出版单位:方志出版社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QQ:2069572989,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