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前言
八十年前,离开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艰难而伟大的战略转移,完成了令
世人惊叹和传诵的史诗壮举,实现了中国革命重心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掀开了中国
革命历史新的一页。
四川在红军长征中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是红军长征从南向北转移的桥梁
和中转基地,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史是整个红军长征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篇。四川也是
铸就红军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地区,长征中史诗般的重大事件如四渡赤水、强渡嘉陵江
战役、土门战役、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
地、包座战斗、百丈关战斗等等,都发生在四川境内。四川各族人民为红军长征的胜
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红军长征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
自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从1935年1月进入四川古蔺,到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8
月走出雪山草地,红军三大主力在四川境内转战近七十个县,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在
红军长征途经的十五个省、区、市(按现有行政区划统计)中,四川是具有鲜明特点
的省份:其一,四川是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途中活动范围最广、经历时间最长、行军里
程最远的省;其二,四川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会议最多的省;其三,四川是长征
中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的省;其四,四川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
地区;其五,四川是红军长征途中开展民族工作成效最显著的地区;其六,四川是党
中央和广大红军指战员与张国焘分裂活动斗争最尖锐最激烈的地方。正因为四川在红
军长征中有特殊地位和突出贡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
长征总纪念碑,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建立在四川松潘,DXP亲笔题写了“红
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这是中央对四川在红军长征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
可,是四川各族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为了更好地反映红军长征在四川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展现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省有关市(州)党史工作部门对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历
史,特别是行军路线、行军里程、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支援和帮助以及红军长
征相关的遗址、遗迹等,进行了一次普遍深入的调查发掘,获得可喜成果,特别是收
集到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编辑组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整理后,编纂了《红军长征
在四川图志》。
《红军长征在四川图志》共分上下册,由五个部分组成:开篇的“综述”,简明
扼要地记述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在四川的基本概况;第二至第四编是本书的
主体部分,以板块和专题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反映了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
的战斗历程;第五编为“附录”,包括“红军长征在四川行军及作战示意图”“红军
长征在四川行军路线及里程”“四川人民对红军长征胜利贡献统计表”。
需要强调的是,附录中的各类统计不是为了简单汇总、计算各种数据,而是为了
发掘、展示更多的材料和具体历史事实,从而更充分地反映红军长征在四川的伟大历
程。红军长征已经过去八十年,很多数据难以查清,也不一定非常精确,但现在进行
此项工作,有这样一些数据,或可为以后更科学合理地统计奠定基础。因此,目前的
统计和研究还只是阶段性的,远非最终结论。
编纂这样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图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
深怀敬畏之心,边学习、边探索,虽然有不足和遗憾,但我们仍希望以图文并茂的形
式,大纵深、多角度反映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壮阔历程和不朽丰碑,反映四川对红军
长征和长征精神铸就的重大贡献,以期能资政育人,凝聚强大正能量,为谱写“中国
梦”四川篇章付出我们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编纂人员:周锐京
编纂单位:中国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单位:四川人民出版社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QQ:2069572989,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