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序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争频繁,无疑使黄河治理大受影响。连年的
战争,不仅制约着国家对黄河治理所需要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制约着治河
机构的合理设置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制约着从黄河全流域的角度制定和
实施治黄规划,而且由于不少战事,主战场就摆在黄河两岸,更使本已单
薄的御洪工程成为修造军工设施的场所。有些交战者遇到战局不利,便会
图谋决堤放水,以水代兵,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往往难计其数。再加
上黄河堤防年久失修,千疮百孔,每遇汛期涨水,虽经河防部门大力抢
修,但自然决口仍然无法避免。因此,民国时代,黄河决溢不断,给中下
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但是这一时期,又是治河思想比较活跃和治河技术取得一定发展的时
期。从政治家到平民百姓,国内各界的治黄意见或建议层出不穷。早在民
国建立不久,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利用近代技术治黄的计划。此后,随着
国民政府黄委会的建立和治黄基本资料的积累,李仪祉、张含英在对黄河
规律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比较科学、相对完善的治河方略,并
进行了部分实践。他们突破传统治河技术的窠臼,主张引进西方近代水利
技术,对黄河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除害兴利并举,促成了黄河治理由利
用传统技术到利用近代技术的过渡。民国时期,治河技术领域有不少划时
代的创造。黄河上设立了水文站,建立了测量队,开辟了水土保持试验
区,并且还首次测绘完成下游河道地形图,首次进行河床质、悬移质泥沙
颗粒分析等,为后世治黄事业提供了不少借鉴。此外,关中的水利开发,
绥远的军事水利,上中下游的引黄灌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些工
程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编纂人员:郭国顺
编纂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
出版单位:黄河水利出版社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微信: w5beis,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