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编辑说明
一、本书共编入1978—2007年期间的中国棉花品种、品系
和种质共计1 01 6个,其中陆地棉为977个,海岛棉为39个。
编入本书棉花品种的范围是:
(1国家审定的品种。
(2各省、市、自治区审定的品种。
(3重要的育种品系、具有特殊性状可供利用的种质系。
(4第一册《中国棉花品种志》漏编的品种。
、本书棉花品种的排列次序以产棉省、市、自治区首字
的汉语拼音为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单独排列。少于
1 0个品种(品系和种质)的省、市自治区或单位,包括中国农
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中国农业
大学等单位育成的品种,以及来自美国的新品种(系)都集中
在一起归入其他部分之中,并放在本书的后面。
三、每一个棉花品种按照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的格式编写,每一部分都按统一标准进行描述。但是,对某些
种质或品系而言,由于没有生产栽培的需要,本书只从“品种
来源”和“特征特性”两方面予以介绍。
品种来源描述内容包括:选育单位、系谱(父本来源和母本
来源)和审定情况(审定年度、省、市、自治区和编号);转基
因品种附有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情况,商业化生产安全证书[例
如:农基安证字( 2003第004号];杂交棉品种也另有注明。
特征特性描述内容包括:生育期、农艺性状(苗、叶、花
和铃)、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和抗逆境等性状。
栽培要点描述内容包括:底肥、播种和密度情况、不同生
育时期的肥水使用、化学调控情况、病虫防治和种植的适宜区
域等。
四、本书中所表述的审定品种,有些并未在育种单位所在
地审定,而是在其他的一个或几个省、市和自治区审定。对于
这类品种,本书特别注明了育种单位所在的省、市和自治区。
五、本书一律采用中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同时参考国际通用标准。面积单位全部
换算成了公顷(hm2,相应的密度(株/hm2)、产量( kg/hm2、肥料( kg/hm2
和生长调节剂( g/hm2等使用单位也作了统一的调整。
六、为了正确反映棉花品种的特征和特性,所有品种基本上根据原选育单位资料
进行编写。对于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尽可能以省、市和自治区及国家区域试验或
生产试验的结果为准。
七、本书凡采用杂交方法育成的棉花品种,一律根据习惯用法进行表述:母本在
前,父本在后。例如:鸡脚德字棉是德字棉531和鸡脚陆地棉杂交育成。书中有一部
分品种是通过杂交育成的杂交种(F,,也是采用母本在前,父本在后的习惯写法。
八、棉花生育期是指从每一个品种播种至吐絮的天数。由于同一品种,在不同棉
区生育期也不相同,因此其生育期仅供参考。
九、本书中的纤维品质均统一采用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的结
果。但是,由于该书选用棉花品种时间跨度长达30年,其纤维品质测试至少经历了3
次更新,即包括传统的国标体系、ICC和HVICC等通用的国际标准。因此,表示纤维
品质的长度、强度和细度很难统一,只能维持当时品种测试的结果。希望读者在阅读
本书时,需要注意不同品质标准的差别。
不同纤维强度单位可按下列方法换算:g/tex x0. 98折算为ICC(cN/tex,再乘
以1.4折算为HVICC(cN/tex;整齐度指数大约为1.77乘以整齐度(百分比);纤
维上半部平均长度=1. 02 x2. 5%跨长。
十、本书选用的部分棉花品种照片,因拍摄时间和地点不同,仅反映该品种在某
一地区和一定栽培条件下的表现。棉铃的大小和多少等性状均以文字资料为准,其他
性状仅供参考。
十一、为了便于读者查找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本书末附有海岛棉品种、杂交棉
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陆地棉育种品系或种质系、彩絮棉品种和最大年种植面积
≥1 0万r1T712的主栽品种、陆地棉优异性状品种(包括早熟、高衣分、长纤维、高强
纤维、抗黄萎病和彩絮棉等)和陆地棉品种拼音检索表等。
在陆地棉品种拼音检索表中,除了列出977个陆地棉品种(系)的基本名称外,
还列出了它们的71 9个别名,以便于读者快速查找不同称号的棉花品种(系)。
编纂人员:杜雄明
编纂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常见问题
链接失效,打不开
联系客服QQ:2069572989,提供付款截图,会给您补发。
图片模糊看不清晰怎么办?
不要在网盘直接看,下载到电脑再看。
下载速度太慢了
百度网盘免费保存下载,非会员下载速度限制,可开通会员,实在着急联系客服Q:2069572989发邮箱